下面评价海南琼大的哈密顿圈图工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信封上见评价人C. C. Yang是杨重骏院士,他1964年台湾大学数学系毕业,1969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威斯康辛大学数学系也是海南琼大的导师柳教授和我们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理事长邵教授的母校母系),杨重骏教授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并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创办不久就来该校任教,并很快在1996-2000年就担任香港数学会理事长,和担任国际分析、应用和计算协会副主席等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数学大师陈省身题写的“走向数学丛书”是由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王元院士和北京大学原校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石孙教授主持并王元院士写“前言”的18本册包括华罗庚大师等都是数学名家撰写的“走向数学丛书”中1993年出版的《数学与电脑》一书是由上面杨重骏教授、第2作者是和他同年获得学士硕士但博士比他迟一年毕业的都是同校同学杨照崑教授2人合写的并这书中也写出这2个作者的英文名分别是“Yang Chong-Chun”和“Mark C. K. Yang”---这书第四章“未来数学家的挑战”的第1节“前言”的第47页开头说“你不妨记住‘NP-Hard’这个伟大的字,如果你对某人说你的问题是‘NP-Hard’,他也许就要对你刮目相看了”,其后接着说“NP问题的代表问题之一是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注: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就是带权最小哈密顿圈图问题)并这整个第1节就用最小哈密顿圈图来说NP问题;第2节“计算量”的第一段说“…若仔细计算起来,十分困难,一般都只绘出一两个主要的量,加以统计,以上节的最小哈密顿圈图为例,其主要的工作是对每一个排法加起总路径之长,…”;第3节“P之外?”的开头说“本节的题目有点不平凡,我们尚不知道P之外是否是一个空集合。到目前为止,除了最小哈密顿圈图之外…”;第4节“古克定律与NP-completeness”说“要解决最小哈密顿圈图问题非常困难…”,把此问题记为“最小哈密顿圈图问题甲”,他们退其次讲述“最小哈密顿圈图问题乙”并已知这是NP问题,…;第5节“NP问题之近似解”的“例2 最小哈密顿圈图问题的一个直观…”…。(注:这书第2作者Yang, Mark杨照崑的39个师弟中几乎全是中国人并Wong, Wing-Hung王永雄在1994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后为哈佛大学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而他们的导师也是院士)。
Chung-Chun
Yang杨重骏院士的博士Tuen
Wai Ng吴端伟教授已在香港大学指导出多个博士,在吴端伟教授的网页见其也已担任2届分别3年和4年的香港大学数学系系主任并他和他的2个研究生Tsz
Lung Chan、Pak
Leong Cheung共3人合作在电子版组合数学杂志发表很有影响的论文就是这篇论文并其摘要第一句就说他们解决我们图论的著名猜想也是这里3篇论文之一(就如互联网见Tuen
Wai Ng吴端伟教授是香港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而这个香港大学一直来已多次排名亚洲第一大学--确实香港不仅是世界大都市且大陆香港台湾等去美国顶级大学留学的回国都必先考虑香港大学即资师是亚洲最好--韩国人少留学不多且它的制度使好大学没太大差别--而日本的东京大学虽也曾排名亚洲第一但日本人去美国留学的不多-也许与美国的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多次有关)。在网上见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李平教授在1996年获得杨重骏教授指导的博士而上面杨重骏教授的博士生中没有李平、如此可能杨教授还有许多博士。
海南琼州大学的导师柳教授和我们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理事长邵教授以及上面评价琼州大学的杨院士等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学也有博士毕业于它的“世界计算机之父John Atanasoff约翰·阿塔那索夫”(即这个计算机之父是这个193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的John Atanasoff,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回到母校依阿华州立大学,同时在数学系和物理系任教”),威大和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是美国大学协会12所大学会藉最长的成员大学-这12所大学也都是美国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顶尖大学,在“百度百科”对威斯康辛大学介绍的几个世界排名榜的以前它都排在世界第20多名大学但现在30多甚至之后并最后“著名校友”的外国部分第1是20多个诺奖得主、第2、第3个人都在1950年前已逝世,第4个人是还活着的“约翰·艾伦·保罗士:数学家,《数盲》的作者”-而他的世界名著《数盲》正是由海南琼州大学的导师并撰著中国“第一本”数学研究生用书的某大学正校长柳柏濂教授翻译(当然威大的名师还如希尔伯特的博士Mason在威大任教到1925年才任美国数学第一大学芝加哥大学校长而他的在威大毕业的学生Warren Weaver更是多个学科先驱--可惜Mason调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就把Weaver从威大数学系主任聘去当部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