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神最近很火,他和他之前的罗炜,付云皓-我国至今仅有的3人都是获得过奥数2次满分的并一个现是中学老师、一个至今仍是讲师即他俩都没有数学研究论文,只有另一个人应该说已走上数学研究的轨道只要继续努力成果应将是丰硕的:

罗炜,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心主任。1991年和1992年两次以满分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金牌。赴MIT数学系深造,师从丘成桐教授,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还在哈佛大学数学系访问一年却现仅是中学老师其难如看这网或看这网或看官网见与罗炜同为1992年奥赛满分42分之一的沈凯只读上海交大本科并在美国数学评论见此名仅有16篇论文,1992年奥赛满分42分还有杨保中并在他的主页见获麻省数学博士和斯坦福金融博士但杨现在仍是2000年前后邀请海南琼州大学去合作的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终身副教授-这混的较一般般--而邀我去的陈教授2000年初已是哈佛大学都仅只有30个的全校杰出教授;比他们更早的1988年满分的何宏宇是我国第3个奥赛满分-何宏宇就是这里第22中与海南琼州大学一同担任JMS:AA杂志编委的--并也担任这杂志编委的西北师大数学院长李永祥对该院概况的“1.学院二级教授”部分见该院前3个代表性人物刘仲奎、马如云、李永祥中的李永祥介绍说他自己只当一个杂志编委-就是前面海南琼大和何宏宇当编委的这JMS:AA杂志的编委【李永祥之前的刘仲奎是省政协副主席、马如云更是甘肃省属高校唯一并如钟南山的广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的石油大学和矿业大学、中国医大和该校等大学都是仅1{我有这马如云和徐登洲合写的《线性微分方程的非线性扰动》科学出版社1994年,因徐登洲等解决“线荫度”而海南琼州大学大199185日已投稿“点荫度、线荫度、全荫度等”-就如这里说海南琼大已打下能更全面地创建做大做强这领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世界领先深厚基础},其实在期刊网李永祥还比刘仲奎早一年发表论文且被引的零头都比刘仲奎最好的高--而李永祥和马如云的被引相当并且刘仲奎、马如云、李永祥依序是60多、60多、120多篇--不过在美国数学评论见刘马李仨依序是2百多、3百多、2百多篇--但国内国外引用一般是相应而应得出李永祥和马如云不相上下并比刘仲奎稍高些--而哪些“高被引榜单”常统计不全常存大遗漏,另在中国知网输入“北京大学数学”见除了做火热的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的程乾生教授的几篇和耿直的1篇泛泛综述及1篇数学教育外北京大学数学已没人的被引能及李永祥的-若不靠信息计算机杂志那北京大学全院合起来的被引都不及李永祥一人的--并当然要除去模糊数学之外在中国期刊网见一直以来入选高被引的其它全国数学家没人及他;西北师大厉害也如数学32个博导5个正副院长而象中山大学数学仅有4个正副院长3的西北师范大学还如这里的该校校长王嘉毅更已当省委副书记、教育部第一副部长,并数学在该校的分量如该校历史上近期的从2001年至现在的这3正校长是:数学家王利民2001-2011)、教育部部长王嘉毅(2011-2012,他的第一篇论文就强调“数量化”)、数学家刘仲奎2012---),可见JMS:AA编委李永祥作为居该校数学前3的代表性人物之分量,还如现任正院长杨和的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也都是李永祥--还有第一副院长陈鹏玉也自己说他是李永祥的硕士和博士等,足见海南琼州大学担任到2012年时还没担任JMS:AA编委的李永祥教授很厉害很了不得--如该院方向非常多而他仨及他的另2博士共仅5人做非线性分析-就是这页的非线性分析并涉信息计算机外的高被引也不如他】;关于奥赛在JMS:AA编委何宏宇之前的满分似乎在数学上很不成功就不值得提及--如在何宏宇之前只有2个奥赛满分并都是前一年的1987的滕峻和刘雄:滕峻-现在美国费城也不知做啥-因在美国数学评论仅见4篇论文、刘雄-竟仅考入了南开大学-并此名在美国数学评论见仅有36篇论文但进一步查是母校华南师大陈艳萍(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黄云清校长的妻子--他俩夫妻1994年合作3篇其后经常合作)独立指导的现在兰州交通大学数学的刘雄博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的刘雄军的论文;而从1988年的何宏宇到1991罗炜这段几届有1989年满分的罗华章和罗炜都是丘成桐的博士但在美国数学评论见仅有2篇论文、1990年满分的周彤没在国外读数学博士和进入南开大学读本科其后1996年获北卡博士1997获麻省博士1998德国博士的汪建华在美国数学评论见此名仅有60篇论文且刚毕业的1996-2005年的此名论文都是国内人的;在1992年满分2003博士毕业的罗炜之后的1993届满分周宏但在2000之后没见周宏获数学博士,顺便说这届第2高分袁汉辉现与上面陈艳萍教授同是母校华南师大教师。可见罗炜袁汉辉之前的满分只有JMS:AA编委何宏宇和杨保中还可以.

付云皓,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师。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22003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得主,北京大学肄业也没出国并仅读广州大学博士。

韦东奕,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2008年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09年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韦东奕虽仅一直在北大读,但上面他俩从读大学起或博士毕业起得到数学前沿方面的磨练与韦东奕是无法比的,这就是为什么韦东奕已取得很多数学成果,而其他俩人几乎没有什么数学研究成果。

关于上面罗炜,没有见中文数学论文,但他与他的父亲(文革前考入清华大学,文革后1984.8-1986.8李鹏委员长等我国十几个院士留学的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指导的一些电力电机工程博士合作的几篇论文也算沾应用数学,而也许是不久前罗炜原工作的浙江大学等我国一些顶级大学学欧美搞起“非升即走”才使他到中学工作,关于罗炜的论文如他和赵海森、王博、王义龙(王博、王义龙是赵海森的前2个博士生即这时还没毕业)合作“抽油机电动机起动及运行特性时步有限元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第34卷27等;

其中的合作者赵海森是罗炜的父亲罗应立教授的博士生,赵海森博士毕业后留校在华北电力大学“电能转换与节能技术研究所”工作并这个“电能转换与节能技术研究所”的8职员中竟然就还有这里最后段说的张永昌也和该所这赵海森一样同是我国首个IET Fellow以及IEEE Senior Member,不过最近张永昌的后一个“IEEE Senior Member”已升为我的师弟李远清当选的广东省首批IEEE Fellow,而罗炜的父亲的博士赵海森现仍是IEEE Senior Member

关于上面韦东奕,他最先的数学研究论文是这篇:复合型分数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应用泛函分析学报2013年第15(02)期(这杂志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

韦东奕的父亲韦忠礼3年前发表同领域的内容,分数阶微分方程的一些新结果(英文),应用泛函分析学报2011年第13(03)期(说同领域的内容是它们更具体些的内容都是“复合型分数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当然解决的问题不同)。

(就如上行附说韦东奕和他的父亲韦忠礼的上2篇论文都主要是作“复合型分数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并韦东奕也引用他父亲在国外杂志的一篇论文,当然它俩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中国知网见韦东奕3年后还发一篇中文论文,具有一般非线性一维平均曲率方程正解的准确个数,数学物理学报2016年第36(01)期。(这篇论文引用他父亲2论文)。

象这样认真做2篇够分量的论文(数学有时1篇论文就可拿诺贝尔奖-这在于做什么论文),韦东奕应算入门了,或说达到国际前沿,写论文要经历的很多已算摸得不少、已可出师了,至少还有他父亲做保障;而上面罗炜的父亲是一个做电力电机工程的,做数学科研前沿的很多门道还糊涂也没有个数学父亲做保障,而一个读数学的做电力电机工程几篇论文根本摸不到电力电机工程多少门道而且又没有数学论文做些前提可以从科学的共通处去悟电力电机工程,所以其数学和电力电机工程都还需扎实跨过一些门槛。与韦东奕同是2008IMO满分的Xiaosheng Mu晓生本科读耶鲁大学本科,其后跟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Eric Stark Maskin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年才毕业,但已发表经济五大刊多篇现任教于普林斯顿经济系;不过韦东奕已走上正轨以后会顺利很多而北大更会借他打造更多更大声誉-毕竟中国骗抢夺在大学中仍大行其道-只要是基于学术上的造神在中国还是行的-不过还是要注意科学界的风向和净化程度)

当然世界各国的数学家是几乎没有人象他俩有个父亲帮一把的。不过,似乎很多科学家甚至数学家都说奥赛对科研没有作用-但这应该是没有根据,只要他们跨过科研的门槛那奥赛的解决能力应该是对科研有帮助的,也就是他们的一个优势。